何志輝 教授

發布者:生命學院安全責任人發布時間:2022-06-13浏覽次數:473



何志輝教授(1927-2013),中共黨員,192741日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是我國著名的水生生物學家。195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理學院海洋系。19529月從遼甯水産局調到我校(大連水産學院前身——東北水産技術學校)任教。何志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水産教育工作者,先後講授過中專、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的無機化學、浮遊生物學、水生生物學、餌料生物專題等多門課程,編寫了多種講義和教材。50 年代以來他幾乎參加過所有制定水産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編寫教材的全國性會議。80年代以來作為評委他參與了曆次水産高校專業教師職稱評審會。1987年随院考察團到日本考察水産高等教育。他認為高校教師的頭等任務就是不斷充實知識,将最精、最新的專業内容傳授給學生。在教學科研之餘他總是見縫插針地閱讀和摘錄國内外文獻。1960年編著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水生生物學》教學用書,内容雖以國外材料為主但已盡可能地總結了國内在水生生物學方面的工作和成就。1983年和1985年主編和編著全國水産高校通用教材《淡水生物學》上、下冊。在編著下冊淡水生态學部分時,參閱大量國外資料并結合國内和本人的研究成果,在反映當代生态學進展和成就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聯系中國實際和淡水漁業生産,做到科學性、先進性和實踐性的統一。這部教材1992年被評為農業部優秀教材,以此為基礎主編的《淡水生态學》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2000年出版《養殖水域生态學》特色教材。他也十分重視教學方法和效果,認為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發揮自學能力。何先生特别注重對生态學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講課時力求講清、講深、講透,主張方法和工藝操作等應在“幹”中學,事例、數據等讓學生自己看書,在做思想工作中他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事業心上,并且身體力行。



他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70年代以來堅持貫徹教學、科研、生産三結合的方針,取得顯著成績。他作為第二完成人的《充分發揮多學科協作優勢,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漁業教學體系》的教學成果, 1993年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我國池塘養魚在經驗和單産上均居世界首位,但在科學理論方面尚還有距離,許多問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提高理論水平使我國池塘養魚科學在國際領先,這是何志輝多年來的願望。白鲢是我國主要池塘養殖魚類,長期以來國内把鲢的食物看得十分狹窄。70年代初他在養魚場比較鲢消化道食物結構和生長情況時,發現一向被認為不可消化的許多藻類卻是鲢的優質食物,從而對傳統的觀點提出挑戰。先後發表了《論白鲢食物問題》和《再論白鲢食物問題》兩文,對鲢的食譜,食量、選擇性和消化性、食物的能量效率等作了全面闡述。他的新觀點得到生産實踐和科學實驗的證實。為了拟定養魚水質的生物指标,何志輝對養魚池浮遊生物種、量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中首先發現20多年來國内淡水浮遊生物的調查方法存在很大問題,特别是用個數法不能反映水中浮遊生物的真實豐度,因而引進并推薦了測定容積換算重量的生物量法。這一方法後來被列入全國内陸水域漁業資源調查試行規範中并在全國廣泛使用。1983年作為《池塘浮遊生物定量标準化》部級項目下達,1990年該項目通過鑒定。以後他深入江、浙、“兩廣”一帶漁鄉蹲點和走訪,在向漁農學習“看水”和管水經驗的同時,進行水中浮遊生物種、量研究。首次闡明了漁農所謂“肥活嫩爽——好水”的生物學含義,拟出了養魚水質的生物等級,把非常樸素的群衆經驗提高到可以用浮遊生物學方法加以測定的生态學内容。這項工作作為部級項目,1985年獲農牧漁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83年發表的《無錫市河埒口高産塘水質研究二:浮遊生物》一文被遼甯省科協評為1988年一等優秀論文。




何志輝還對養魚池的魚産力和魚載力、魚池施肥和肥度控制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1993年根據在吉林鎮赍養魚場的三年觀測資料,首次對我國養魚池有機碳收支、生物能量平衡、能量流和能量效率等問題作了定量分析和圖解,從近代生态學觀點對高産塘機理作了深入研究。 何志輝對我國湖泊、水庫的水生生物學作過大量調查研究。80 年代開始對水域生物生産力和魚産力問題國内外研究進展作過幾次評述,并在清河水庫漁業基礎調查中首先作出根據能量流轉原理通過浮遊生物定量估算鲢鳙魚生産力的方法,此法以後在全國内陸水域漁業資源調查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

80年代何志輝主持“黃河流域漁業資源調查”項目,領導和組織大連水産學院幾十名師生深入青海高原、内蒙古草原等人迹稀少的湖泊、水庫采樣調查,在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基礎上撰寫了《黃河水系漁業資源》專著。對黃河幹流和附屬14個湖泊水庫的理化性狀、水生生物、魚類區系和魚類資源以及魚産力和漁業利用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為黃河流域8省區的漁業規劃和漁業區劃提供科學依據,并為我國水生生物學、魚類學、湖沼學等方面提供許多新材料,該項目198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為全國漁業自然資源調查和區劃内陸水域專業組副組長,何志輝1987年根據全國内陸水域漁業資源調查資料,撰寫了“中國湖泊水庫的營養分類”一文,提出應以初級生産力作為湖庫營養分類的主要依據,指出由于氣候和土壤條件的特點,與國外情況相反,中國湖庫的初級生産力和富營養化程度呈現從西南向東北增高的趨勢,并對不同地區各營養類型湖庫的魚産力作了估算。這是我國第一篇關于全國湖庫的營養分類,為以後的同類工作奠定了基礎。

1990年作為第二作者完成了《中國内陸水域漁業資源》專著,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何志輝60年代就開始研究寡鹽水池塘的浮遊生物。70年代初他與同事一道在國内首先發現一種半鹹水害藻——小三毛金藻并研究了這種害藻的生物學、萌發規律和發病征象及防治方法。80 年代初對内蒙古的達裡湖、烏梁素海等鹹水湖的水化學、水生生物學和漁業利用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與合作者共同完成的“達裡湖漁業資源調查與增殖”項目獲農業部1988年科技進步三等獎。1984年在論述我國北方鹽堿性水域漁業利用時,首次系統地提出鹽度、堿度和pH值、主要離子的不平衡、氣體狀況和小三毛金藻的孳生都是内陸鹽水漁業利用的潛在限制因子。1989年完成的晉南和銀川地區鹽水浮遊動物調查,發現内陸鹽水動物有很大耐鹽潛力,很多淡水起源的浮遊動物可以在接近甚至高于海水鹽度的鹽水中生長和繁殖,由此産生了将鹽水浮遊動物馴化于海水中并為海水魚蝦類養殖提供新的活餌料的想法。1990年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主持了“内陸鹽水生物資源的調查和利用”課題。三年中在北方40多個鹽湖和鹽沼進行水化學和水生生物學采樣調查,為我國鹽水生态系的非生物環境、生物群落和漁業潛力提供了一個概貌,填補了國内的空白。為了尋覓新的活餌料對象,對内陸鹽水浮遊動物的耐鹽性和生物學作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從中篩選出繁殖快、适應性強的蒙古裸腹溞作為海水仔稚魚中後期的适口活餌料。這項工作正在深入進行并已獲得顯著的效果。關于内陸鹽水生态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國外也是在70年代才廣泛開展的,何志輝先生以及後續團隊在這方面的工作已居于國際領先行列。1998年何志輝受邀參編《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 撰寫第3章第8節“河流、湖泊和水庫中的生物多樣性”,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何志輝教授(中)、李永函教授(右)、郭明新(左)

何志輝教授與趙文教授合影

何志輝教授(中)、李永函教授(右)、郭明新(左)

何志輝教授與趙文教授合影



何志輝教授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水産學會理事,大連水産學院科協副主席,養殖系副主任,《大連水産學院學報》副主編,《水産學報》編委。出版專著教材10餘部,譯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總體評價:何志輝教授于2013113日因病逝世,何志輝教授把一生都獻給祖國的水産科教事業。他教書育人、關愛學生。治學嚴謹,業績斐然。他是國際著名水生生物學家,廈門大學知名校友。何志輝先生給我們水産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