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專業(Biotechnology)
一、專業簡介
大連海洋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是學校根據國家和社會需求,尤其是海洋大省——遼甯的長期發展需要,于2003年籌建并開始招生。最初兩年每年招收1個班30人,之後擴增為每年招收2個班60人。在人才培養方面,生物技術專業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生物技術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以及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水産特色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标,深入海洋和水産領域,主動适應行業和企業發展需求,注重發展,逐步形成了在海洋及水産生物技術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的特色專業。
本專業擁有4個教學實驗室,功能研究實驗室11個,使用面積500多平方米;主要大型儀器設備300多套,包括熒光顯微鏡、顯微注射儀、熒光定量PCR儀、梯度PCR儀、高速冷凍離心機、凝膠成像分析系統、超聲波細胞粉碎儀、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恒溫平滑肌實驗系統、生物機能實驗同步演示系統等,設備總價值近1000萬元。
師資隊伍
本專業教師團隊力量雄厚,以生物技術教研室為主體,現有專任教師13名,其中博士學位11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
生物技術教研室教師團隊
本專業教師研究方向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 |
藻類基因工程 | 微藻的功能基因的克隆、表達研究;微藻的抗逆 相應機制研究;微藻的活性物質利用 |
水産動物種質資源利用 和遺傳育種 | 主要海水經濟魚類的種質資源開發與利用(東方鲀屬魚);海水魚的常規育種(紅鳍東方鲀等);魚類雜交利用(河豚等);魚類基因工程技術 |
水産動物細胞組織工程 | 水産動物細胞系的培育、細胞工程技術等 |
本專業教師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0餘項,包括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9項;主持和參加農業部海水魚體系專家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項目5項、省市級各類科研項目等60餘項;獲得省市級科研和教學獎勵25項;主編、副主編出版教材13部,專著4部;各類課程建設項目10餘項,省級、校級精品課程3項;發表科研和教改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100餘篇;獲批國内外專利近20項;擁有遼甯省重點實驗室1個,大連市創新團隊1個,校級創新團隊1個。教師中入選遼甯省優秀人才計劃1人;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人,千人層次2人,萬人層次3人;大連市優秀專家1人,大連市高端人才4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2人。
教師編寫的部分教材和專著
教師獲得的部分省級以上獎勵
教師獲得授權的部分國家專利
三、學生質量
招生近19年來,生物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詳見下表)、教學内容等方面,以生物技術為核心,以水産養殖動植物為對象,充分體現水産和海洋生物技術特色,為水産學科和生物學學科的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遼甯乃至全國培養了具有海洋水産特色的生物技術高級人才1080餘人。
生物技術專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深入實驗室和實踐基地進行科學實驗和生産實踐鍛煉。學生在校期間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在國家級各類競賽、比賽,以及省級大學生創業大賽、動植物标本大賽中獲獎30餘項。
專業學生獲得的部分大賽的獎勵
本專業學生就業率和高質量人才比例逐年提高,為生物技術領域輸送高層次人才的同時,新形勢下創新創業人才逐步增加。2018-2021年生物技術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下圖所示:
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升學率平均為35.83%,畢業生繼續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各大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讀碩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同學出國繼續深造;大部分學生進入生物相關企業,如廣州利洋水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聯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福潤德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後,受到一緻好評。真正體現了服務遼甯,服務海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