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函 教授

發布者:生命學院安全責任人發布時間:2022-07-29浏覽次數:389



李永函,男,19381月出生,中共黨員,196010月來我校任教,曾擔任生物教研室主任,在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他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入黨時的铮铮誓言,用不懈奮鬥踐行了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用無私奉獻诠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起新時期高校教師的價值标杆和光輝榜樣。




李永函熱愛教師這個職業,也無愧于人民教師這一稱号,曾先後被評為大連市優秀教師、農業部高校優秀教師和大連市勞動模範。對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李永函頗有心得。他認為,備好課是講好課的基礎,講好課是教師的首要任務。為了熟悉教材、寫好教案,李永函差不多每晚都備課到深夜。而作為水産學科的教師,采好标本是講好課的關鍵。李永函有一個習慣,不管走到哪裡,無論出差、旅遊還是探親訪友,都随身攜帶标本采集工具,有人曾诙諧地說:“李永函出差三件寶——浮遊生物網、标本瓶和采集包。”一次去九寨溝考察,他看見“五花海”底石上附着一些罕見的金黃色絲狀藻,當時李永函已年過花甲又不識水性,隻好請同行研究生李曉東下水采刮,後經鑒定,這是一種寡污帶極珍貴的一種金藻。另一次去“黃果樹瀑布”旅遊,他偶見急流水底附生一些球狀物,疑為水生念珠藻,便讓身邊的老伴抓住他的手臂,“冒險”将該藻撈起,填補了蘭藻标本庫中的空白。就這樣,幾十年來,日積月累,他已采集制作水生生物标本數百件,采集地區涵蓋除西藏、青海以外的我國各省區,以及日本、越南、緬甸的一些水域。

李永函講課生動、有趣,非常受學生歡迎。教學中,他大量運用實物、實例和實踐教學。在講述敵害生物對魚苗的危害時,他講了這樣一個實例——“199055日淩晨,我在學校養殖場巡邏時發現一批缺頭的鯉苗在池塘中掙紮着遊動,兇手早已逃逸,後經連夜守候,終于發現制造這一無頭公案的元兇,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一種水生昆蟲——水虿(蜻蜓幼蟲),因為此蟲晝伏夜出專啃魚頭,所以出現了如此血腥的一幕。”這個鮮活的例子,李永函的很多學生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深耕教育幾十年,李永函始終心存真誠,帶着巨大的責任心,為社會輸送不計其數的人才。他們中有企業家,有大學教授,也有一線科研工作者。談到這些得意門生,李永函充滿自豪,沒有什麼比桃李滿天下更能讓一位教師充滿成就感。


教學離不開科研,隻有不斷地進行科研創新,才能不斷深化課程内容,理論聯系實踐地培養學生,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因此,除了日常教學,李永函還将大量時間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他曾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10項,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主、參編教材和專著六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他的科研成果極其接地氣,能夠直接轉化為經濟價值,造福社會。




李永函認為,選好課題,就是完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半。好的選題應該有價值,包括理論創新價值和經濟社會價值,同時應填補前人研究空白,選題者還要具備完成此項目的客觀條件。

生産中的問題,就是應該研究的課題”,李永函主持參與的課題絕大部分來自養殖生産。“冰下生物增氧技術及其在魚類越冬中的應用”項目,解決了我國北方魚類越冬中缺氧難以維系近半年在冰下生活魚類所需的溶氧這個難題,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池塘輪蟲的增殖與作用”項目,來自育苗生産實際,成果被應用到河蟹生态育苗中,使蟹苗單産由10年前的每畝幾公斤,提高到上百公斤。

李永函認為,成功的科研工作離不開多學科協作。他所從事的研究課題隸屬生态範疇,關聯多種課程的邊緣學科。例如在“冰下生物增氧技術”的研究過程中,他與我校從事水化學研究的雷衍之老師合作公關,雷老師利用其深厚的化學功底和娴熟的測試技巧,設計出冰下黑白瓶實驗裝置,準确地測試出冰下生物微弱的産氧功能。李永函老師則對這些産氧的藻類和耗氧的動物逐個進行種類鑒别和數量測試,并通過反複實驗,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冰下生物增氧技術,廣泛應用于北方淡水魚類越冬管理,使越冬魚類成活率從小于50%,提高到80%以上。


更讓人欽佩的是,李永函、雷衍之兩位老師取得成果後都是首先考慮對方,他們的謙讓故事,在學校傳為佳話。“冰下生物增氧技術及其在魚類越冬中的應用”項目曾獲得過三次獎,第一次技術改進獎(部級),由協作單位排第一位。第二次技術進步獎(部級),決定排名順序時,雷衍之說:“生物增氧嘛,生物在前,你老李應排第一。”李永函則說:“你老雷發明了‘冰下黑白瓶裝置’應屬第一名。”這樣,雷老師勉強同意他排第一。後來評國家科技進步獎,雷衍之堅定地說:“這下輪也輪到你老李第一了。”李永函隻好笑着說:“那好吧,那我可得了大便宜了!”


李永函說,現代科學研究的模式不再是傳統的個别科學家單槍匹馬的孤軍奮戰,而是越來越依賴于人們的合作探索。在多學科協作中,參與者必須相互尊重,彼此謙讓,才能在合作過程中凝心聚力,取得研究工作的突破。

他是這麼說,也一直是這做的。他這種撲下身子搞研究、放低姿态促和諧的科研精神與團隊意識,深深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在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和廣州利洋水産科技有限公司,他所帶領近百人的研究團隊在他的指導下,取得了一項項科研創新成果,也湧現出了一批批專業技術人才。


2000年,李永函退休了,離開了校園,但是卻從來沒有離開過摯愛的水生生物研究領域。他的學生更多了,養魚的農民、工廠的工人、企業的技術員,都會親切地叫他一聲“李老師”。他是長得像農民的學者,最接地氣的專家。他走進企業,為企業員工做培訓、指導,為生态育苗做科研轉化,在社會大課堂發揮着更大的作用。

在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李永函開展輪蟲、小球藻的培育研究,讓河蟹的生态育苗取代了原有的室内車間育苗,讓河蟹産量逐年提高,蟹苗成本大幅下降,從幾千元一斤降到200元一斤,切實為養殖戶謀取福利,讓他們有錢可賺。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說:“光合蟹業有限公司之所以能成為全國河蟹苗種産業的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專利保有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力在國内長期保持領先地位,與李老師常年帶領我們堅持在生産第一線,立項攻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是分不開的,李老師堪稱是公司的定海神針。”




有了生态繁育蟹苗的基礎,李永函又應邀到廣州利洋水産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基地研究生态育蝦苗。李永函說,剛開始到海南基地時,條件比較艱苦,隻能在棚子裡站着吃飯。而五年過去,現在該公司已建成花園式企業。“這五年,我每年都來,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我覺得在這裡工作才是頤養天年。這裡有很多朋友,有個農民朋友以前養魚總死魚,我過去一看,原來是因為缺氧,就跟他講怎麼調整,控制輪蟲,投放花白鲢,後來處理好了,他很高興。”言談間,李永函充滿欣慰,對他來說,能夠用科技幫助農民緻富,腳踏實地做實事,就是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

雖然離開學校三尺講台,但在指導學生實習實踐的企業大講台上,李永函老師仍然發揮着光和熱,并以此為樂。

談及是什麼力量促使他退休之後依然孜孜不倦地進行科學研究和實踐指導,李永函表示,是興趣和理想使然,“我希望使所學發揮最大價值,把水生生物進一步應用于生産,為科學進步、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學生成才作出點貢獻。”

已到耄耋之年的李永函如今依然活躍在科研工作第一線,他希望能在蝦苗生态繁育領域再次取得突破。

正是因為在大連海洋大學有着這樣一群和李永函一樣為高等教育事業、為海洋水産事業默默耕耘的好老師、好黨員,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敬業、專業、樂業、創業”的四業人才。





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一位老黨員紮根基層、舍身忘我的擔當精神;能看到一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能看到一位科研工作者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的專業精神;能看到一位社會公民勇于承擔、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他無愧于心中的信仰,無愧于時代的囑托,他讓三尺講台迸發出無限力量和耀眼光芒,用畢生所學,為海洋事業的發展、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









Baidu
sogou